首页>信息公开>专题报道>自强典型

身残志更坚—看残疾人袁波如何创业

怀化市残疾人联合会 www.hhsdpf.org.cn发布时间:2016-07-08 00:00信息来源:

    初见袁波,感觉他是一个非常精明干练的小伙子。让人很难想到的是,天生缺失左臂的他用坚忍不拔的毅力打拼下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用自己自强自立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  
   身残志坚更要自强
  
   袁波1987年出生,天生左臂缺失。而从袁波懂事起,他就从别人异样的目光里,过早地体会到了命运的不公,但同时也磨练了他不服输的个性。
  16岁中学毕业后,袁波决定放弃学业进入社会锻炼。由于天生缺陷,重活累活他根本干不了,精明的他便从别人不在意的方向入手,学成了一手捉鱼抓鳅的绝活,很难想象他一只手是怎么办到的,当地人钦佩之余赠送绰号“鱼王”。在2年间,靠抓黄鳝捉泥鳅捞河鱼出售他居然攒下了一万多元钱。    
   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回来的时候带来许多他不曾知道的信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他很受触动,于是,决定自己也要到外面去看看。
  
   在外打拼也很辛苦
   
2005年,袁波在家人的支持下,带着自己2年“鱼王”的积蓄和家里支持的一些资金开始了闯荡。在芷江县城,他租下门面搞起了石磨豆浆,由于项目选的好,门面位置选的好,他的投资很快见了效益,到了2007年,他已经攒下了将近6万元。  
   随着阅历的增加,袁波的心又开始不满足了,他想到更大的地方去见识见识。2008年他转让了石磨豆浆跑到了贵阳,承包了一所学校的食堂。第一学期,由于饭菜质量有保证,服务好,赚了不少的钱。但古龙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二学期,袁波只能低价转让了食堂的承包权黯然回家,损失惨重。  
  
   回乡发展扎实创业
  
   回家后,袁波并没有颓废,而是结合这几年在外面闯荡的经验和家乡实际,通过多方考察,准备发展种植业。2010年开始,袁波和他姐夫等人合作种植红茄,到2014年,已经达到投资120200亩的规模,红茄的价格随着市场的波动而变化,5年来,有亏也有赚,在这5年中,袁波下广东,赴上海等各大城市开拓市场,成立了田园蔬菜合作社,自己促销时亦带动了周边茄农的共同发展。这5年中,袁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考察了比较多的项目,2015年底,他看好的大棚草莓项目前期30亩已然启动。在回家乡发展种植的这些年中,袁波发展的项目解决了30多人的就业问题,其中包括8户贫困残疾人家庭。  
     
   几年来,袁波自立自强的行为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袁波表示,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他会把更多的残疾人组织在一起,让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自身价值,自强不息、奉献社会!“我只想自己做的不要比别人差,有能力的话尽可能多帮助别人”,袁波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