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苦也要干点事—记中方县聋哑残疾人付菲菲创业路
怀化市残疾人联合会 www.hhsdpf.org.cn发布时间:2016-07-14 00:00信息来源:
初见付菲菲,感觉她是一个非常温柔漂亮的女孩子,但是,让人很难想到的是,眼前这个在家搞养殖搞得红红火火的女子竟然是个聋哑残疾人。而的的确确,就是这个付菲菲,用她残缺的身躯为年迈父母和儿女撑起了一个家,用坚忍不拔的毅力打拼下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用自己博爱之心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
付菲菲,1984年出生,一岁时因高烧不退致聋致哑。而从付菲菲懂事起,她就从别人异样的目光里,过早地体会到了命运的不公,但同时也磨练了她不服输的个性。“命运的不幸使我成为残疾人,但我坚信,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样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是聋哑残疾人付菲菲的座右铭。
18岁在特教学校学习的她,看着年事已高的父母依旧每日早晚操劳,决定放弃学业外出打工,减轻父母负担。绣过地毯、修过鞋、当过洗碗工、装卸过沙土、砖块、在医院当过保洁员,靠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但是,社会上一些人对残疾人存在偏见,在工作中总会受到歧视,加上打工挣的钱也不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鼓舞下,付菲菲毅然回乡决定尝试自己创业,在家搞起了养殖业。在此期间,她认识了因几乎相同原因致残的聋哑人董发武,相同的人生经历,两人很快步入婚姻的殿堂,开始新的人生旅程。2014年,女儿出生。
缺乏创业经验、技术,十几万元“打了水漂”。2012年,付菲菲不顾家人的反对,投入8万余元(几乎是打工几年积累的全部家当),建设标准化养猪场,面积达2000平方米,养殖商品猪。由于缺乏相关技术,养殖周期长,猪崽、饲料价格上涨,养殖成本高,效益低,赔光了8万元本钱,还负债4万余元。想到两鬓斑白的父母,加上家人的责怪和不理解,那段时间,她很痛苦。第一次创业失败。“那段时间,简直是我人生的最低谷,自信心严重受挫!”付菲菲这样总结自己。
自强不息创业终成功。付菲菲坚信:“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行,我不比别人差!”花桥镇火马塘村空气清新、环境舒适、水草茂盛。菲菲灵机一动,擦干眼泪,结合家乡实际,开始筹备发展草食畜牧业——纯天然养牛。没有资金,她就从亲朋好友手里借来了十几万,买了7头母牛。刚开始时,完全是靠天收,每年收入3万元左右。这几年,随着肉牛价格的一路高涨,她也越干越有信心,养牛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今年达到了近30头。养殖牲猪500余头,现存栏120头,出栏380余头。年产值近百万,获利20余万。
养肉牛,也是有窍门的,养牛就得养母牛,搞自繁自养,不说别的,光产一头犊牛就可以增收4000-5000元,想要多产犊牛光靠牛儿自然配种,经济效益肯定是不太高的,还是要靠科学,进行人工授精配种,还要懂得疾病辨识知识及科学的防治方法,幸好县残联服务社多次联系技术人员上门给予技术指导, 让她学会了人工授精技术及基本疾病的辨识和防治方法,并在资金上予以大力扶持,付菲菲比划道。每隔一段时间,她就会到养殖场观察是否有母牛发情,如果发现“目标”就在牛身体上作上记号,加强观察,适时进行人工授精配种。牛吃着天然青草,享受着阳光雨露,不仅长得快,长得壮,而且肉质鲜美。
身体残疾的付菲菲更能体会残疾人创业就业的不易,决定在自己脱贫致富的同时,一定要带上残疾人兄弟姐妹一起过上好日子。在发展养殖业过程中,她重视吸收周边适宜劳动的残疾人到自己的养殖场工作,对于有意愿从事养牛、养牲猪的残疾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技术指导。现周边近15名残疾人及家庭搞起了养殖业,由此脱贫致富。
几年来,付菲菲的无私大爱和助人为乐的行为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付菲菲表示,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她会办一个合作社,把更多的残疾人组织在一起,让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自身价值,自强不息、奉献社会!在中方县花桥镇火马塘村,提起付菲菲,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
付菲菲,一个因病被夺去健全人生的不幸女人,一个身体有残缺、不会讲话、听不见声音的残疾女人,一个面对重大变故,自强不息的坚强女人。她,从社区群众那里得到的不是同情、怜悯,而是尊重、钦佩,是作为奋斗、拼搏的学习榜样。
据了解,中方县残联为打造残疾人就业创业典型,辐射带动更多的残疾人脱贫致富,一方面,县残联主要带领相关工作人员走村入户,深入残疾人家庭,对提出申请的创业残疾人的经营规模大小、投入资金多少、经营范围、创业时间、经营场所、场地面积、安置残疾人数等进行了公开、公平的实地考察,对其创业能力进行评估,建立创业信息扶持档案;根据残疾人需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中方县残疾人创业扶持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帮扶标准、申报程序,严格公示制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另一方,投入20万元,专项扶持有一定创业能力和创业愿望的疾人自主创业。长期聘请农业专家杨宗辉、畜牧专家黄海军为顾问,为残疾人创业进行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