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山重担压不垮他—记新晃县残疾人杨芳灵创业事迹
怀化市残疾人联合会 www.hhsdpf.org.cn发布时间:2016-07-11 00:00信息来源:
杨芳灵,男,1963年出生,文盲,家住新晃县扶罗镇横坡村对河组。他先天性智障、语言障碍,无法与人正常交流,无法正常表达自己的情感,无法融入社会大家庭的生活。
杨芳灵家有7口人,有年迈的父母、弟弟和弟媳、两个年幼的侄女。他在父母和弟弟的呵护下生活着,做着农村的简单的体力劳动。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生活拮据,全家人思想着如何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改善家人生活条件。
他,和家人开发了山地果园。
五前年,杨芳灵一家人思量着,在我们山区发展什么项目好呢?他老父亲和弟弟到附近乡镇进行了考察,又到本镇农技部门咨询,在农技站技术员的建议和指导下决定在自家责任山上挖山开梯,栽种果树苗。于是,杨芳灵在其弟弟的带领下于2010年在自家责任山(地名枫水木)开山挖地(梯土)约45亩(营业执照注册名为新晃扶罗横坡枫水木果树种植园),栽种柑桔、桃子、李子、板栗等树苗,其中柑桔(碰柑为主)近20亩,桃子、李子约8亩,板栗约17亩。2012年开始挂果,现已是盛果期,全年综合总收入近10万元,杨芳灵的家庭生活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随着两个小侄女渐渐长大,学习费用不断增大,家庭开支也日益增多。为了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其弟弟带着妻子南下打工,家里事务、果园管理等重担落在杨芳灵和年迈的父母身上。
他,成了家庭劳力的支撑。
杨芳灵父母亲年近八旬,父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母亲患有风湿病行走困难,俩老只能做轻微的家务活。家里的果园管理、栽秧打谷等重体力劳动全落在了杨芳灵身上。智力低下的他凭点硬力气在父亲的指挥下默默地肩挑背扛,无怨无悔。春天果树发芽前要在老父亲的指挥下修剪枝条,要挑着一担担的农家肥沿着山间小路往山上走(果园距家约1500米),给果树松土施肥;夏天果园长杂草了,要施药除草,收获李子、桃子;秋天要收获板栗、柑桔。因为没有马路,收获的水果需要一担一担的往家里挑。水果收获季节,除了商贩上屋收购外,余下的还得帮老母亲挑到公路边拉到集镇上去卖。除了果园管理,家里的农活如犁田、栽秧、收稻谷、砍柴禾、看牛等,起早贪黑,哪一样农活重活都少不了他,父母亲都望着这个家里的劳动力。
他,脸上流露出丰收的喜悦。
深秋初冬,正是柑桔收获的季节。杨芳灵的果园有碰柑树500多株,每株约产碰柑50-60斤,今年碰柑产量估计可达2万多斤,产值2万余元。虽杨芳灵只有十来岁小孩的智商,也说不出话,向人们表达不了自己的思想,但面对自己和弟弟辛辛苦苦一锄一锄挖出来的果园,面对一梯一梯挂满枝头的金黄的碰柑,他摸着黄澄澄的柑子,忍不住凑上去闻闻,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不停的向人们伸出大拇指,表示今年收成很好。
他,继续默默的创业着。
杨芳灵今年52岁,他明白自己是家里的劳动力、顶樑柱,年迈的父母亲挑不了担子,做不了重活。一直以来,他在父亲的指挥下默默的做着家里的农活、体力活,没有发脾气,没有怨言,累了休息会,在寨门口小河的吊桥上吹吹风晒晒太阳。他也知道,家里的果园如今有了收获,卖了就会有钱有收入,他也就更乐意去管理果园,不管刮风下雨,每天至少往山上(果园)看一次。现是收获柑子的季节,他一天来回十多次,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因为这是有了回报,有了收获。杨芳灵用语言表达不了自己的想法,但我们从他那份责任心那份执着里可以看出,他会继续完成家人交给的任务,去管理好自己的果园,做好父母亲做不了的事情。
新晃县残联了解到残疾人杨芳灵执着的任劳任怨的劳作精神是残疾人中少有的,也是值得推价的,认为一个患先天性多重(智力、言语)障碍的残疾人这样坚持创业确实不易,在其父亲的带领下做得有声有色,且具有一定的规模,确实不容易,没有理由不对其创业项目进行扶持。今年,县残联已经将杨芳灵的果树种植项目作为重点扶持项目上报到省、市残联争取更大更多的扶持。
我们相信,在各级残联的扶持和当地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在其父亲的带动下,杨芳灵的果树种植园将会管理得更好,收益将会更多,残疾人杨芳灵的人生价值也更能得到体现。